2008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部分解析5

2007年09月25日 来源:新浪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五,在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标题下的内容精简为一句话“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

  分析:2007年大纲对本章节的要求对十条经验每一条都有简述。

  2008年大纲对其文字表述精简为一句话,抓重点抓要点。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第六,在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改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分析:2007年大纲只是要求掌握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008年大纲在此基础上增加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必须全面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落实和贯彻。

  第七,在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增加“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

  分析:“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在2007年大纲是放在“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之下的,2008年独立成一标题。虽然部完全属于新增加的内容,但是独立成一节,应当重点重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第八,在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标题下的内容有所改动。

  分析:2008年大纲对本节的内容有所改动应整体比较理解,注意一下几个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九,在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部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将两个“毫不动摇”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