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2008年法律硕士大纲解析之综合考试5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公民的基本义务★ 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外国人的权利保护★ 知道我国关于外国人的权利的有关法律规定;
★国家机构★ 知道什么是国家机构,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发展历史,重点把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哪些(民主集中制原则;责任制原则;法治原则)及这些原则该如何理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知道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情况,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工作内容及权利、义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知道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知道主席的任职基本条件,知道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了解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务院★ 知道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知道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把握国务院的领导体制,了解国务院的职权;
★中央军事委员会★ 知道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知道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把握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知道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了解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重点把握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有哪些,这些原则该如何理解,把握人民法院的审级制度;
★人民检察院★ 知道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了解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重点把握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注意区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的区别;重点把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三)、2008年法硕大纲分析——中国法制史
1、对增加和调整的考点进行分析并对出题类型作出预测及指导
★清朝的民事立法★ 对清朝的民事立法一定要全面把握,对民事主体的变化、债权制度的发展和继承制度都要全面把握,要看细看懂;可能出选择题、简答题;
★清末商事立法★ 对清末商事立法的阶段和主要特点都要记忆理解;可出选择题、简答题;
2、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的梳理
★夏商法律制度★ 1、中国法律的起源,知道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关系,记忆理解我国法律起源的特点;2、禹刑、汤刑, 知道禹刑、汤刑指的是什么,知道禹刑、汤刑的主要刑种;3、刑事立法, 知道奴隶制五刑有哪几种(墨、劓、剕(刖)、宫、大辟),了解一下它们是什么含义;4、司法制度, 知道天罚与神判的概况,知道夏朝的监狱种类,每种监狱的作用;
★西周法律制度★ 1、立法情况,要记忆理解“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知道《吕刑》是谁所作,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知道九刑的涵义,了解周公制礼的概况,记忆理解礼与刑的关系,知道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宗法制度有什么意义;2、刑事立法,记忆理解主要的刑法原则,直到有哪些主要罪名,这些罪名对应的犯罪行为是什么;3、民事立法,知道契约的种类(质剂、傅别),知道它们是什么含义、适用于哪些情形,直到西周的婚姻原则,了解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涵义,知道西周的婚姻关系成立须具备的基本要件,知道六礼、七出(去)、三不去的内容,把握嫡长子继承的概念和特点;4、司法制度,对大司寇、狱、讼的作用要记清楚,记忆理解五听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春秋法律制度★ 1、成文法的公布,要知道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有哪些(郑国“铸刑书于鼎”、邓析“竹刑”、晋国铸刑鼎),了解具体是什么情况,另外,了解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论争情况,记忆理解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
★战国法律制度★ 记忆理解战国法律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对每一个指导思想都要理解;对《法经》要全面把握,要清楚李悝变法与《法经》的制定情况,记忆理解《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记忆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改法为律、连坐法、分户令)和变法的历史意义;
★秦朝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记忆理解秦朝法律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知道秦朝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知道每一种形式规定什么,了解一下云梦秦简的情况;2、刑事立法,记忆理解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了解主要刑名有哪些,每种刑名包括哪些刑种;3、经济立法,了解秦朝农业管理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情况,官营手工业管理立法的情况,市场与货币管理立法的情况;4,司法制度,重点把握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是什么,它的职能是什么,重点把握秦朝的诉讼程序和审判制度;
★汉朝法律制度★ 记忆理解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记忆理解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知道“约法三章”的情况,了解《九章律》与“汉律六十篇”的基本情况,了解汉朝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了解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情况,重点把握刑罚适用原则,重点把握上请、“亲亲得相首匿”的涵义,知道汉朝的主要罪名;了解汉朝的经济立法情况,如盐铁酒专卖、抑商制度和对外贸易立法的情况,把握汉朝的行政立法,了解汉朝的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和监察制度;重点把握汉朝的司法制度,记忆理解汉朝的诉讼与审判制度、春秋决狱和秋冬行刑;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了解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和大统式的情况,尤其注意其中首创的制度;2、刑事立法,重点把握“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八议”入律、“重罪十条”等制度,了解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情况;3、司法制度,了解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重点把握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和刑讯制度;
★隋朝法律制度★ 了解一下《开皇律》和《大业律》的情况,重点把握其中的首创制度,重点把握《开皇律》的主要成就(体例: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改“重罪十条”为“十恶”,完善“八议”、“官当”制度);
★唐朝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记忆理解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记忆理解立法宽简、稳定、划一,了解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和《大中刑律统类》,尤其要注意它们中的特殊的地方,记忆理解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2、刑事立法,记忆理解唐朝的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重点掌握唐朝的五刑制度,重点掌握唐律的主要罪名:十恶并了解每种“恶”是指什么,记忆理解六赃和保辜制度;3、民事立法,了解唐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了解所有权的有关规定,重点把握关于契约的规定,重点把握有关婚姻家庭与继承的规定;4、行政立法,重点把握唐律关于三省六部制和御史台的规定,了解有关官吏管理的规定(科举制度、考课、致仕);5、经济立法,了解唐律有关土地与赋役、盐茶酒专卖制度和对外贸易制度的规定;6、司法制度,对唐朝的司法制度要全面把握,重点记忆理解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有关规定,对“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和法官责任制度都要记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