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2008年西医综合大纲解析之基础医学2

2007年09月20日 来源:新浪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08年大纲考点的变化和分析

  总体而言,今年西医综合的考试范围变化不大。从考试大纲来看,生理学部分基本和去年大纲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变化。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变化也不明显,但是很多知识点的表述发生改变,值得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简单说一下各科的复习重点:生理学的命题重点章节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消化生理、神经生理和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化学的重点章节为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病理学的重点章节为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这些内容都与内科学的重点相一致。

  生物化学部分变化最多,所以先分析一下生物化学大纲的变化。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同07年相比,08年删去了知识点“蛋白质末端氨基酸的分析”、“酶原的激活原理”、“同工酶、变构酶的概念”和“维生素的作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几个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

  首先:“蛋白质末端氨基酸的分析”也就是Sanger分析法,具体地说就是分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即一级结构。随着蛋白质测序仪的使用,蛋白质测序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对于从事基础医学特别是从事临床医学的工作者而言,这种测序知识显然已经过时,所以大家完全不必去掌握蛋白质测序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不必掌握测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酶原的激活原理”:这部分包括酶原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原理和过程,以及酶原激活的意义。从大纲来看,酶原部分整体已经不作要求了。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用再在酶原部分投入精力。

  “同工酶、变构酶的概念”,正如大纲所说,删除的主要的同工酶、变构酶的概念,对于二者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上的意义还是要有所了解。毕竟二者在酶的调节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的作用”:在人卫版教材中将“微生物与微量元素”单独作为一章。今年将维生素的作用删除,所以我们对这一章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所下降,只做一些简单了解即可。毕竟除了作用部分之外,也不可能去考其化学部分,所以这一章可考的知识已经十分有限了。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诸如哪些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哪些是脂溶性的这类知识点要十分重视,因为如果在这一章出题,可考的知识点又很少,这类基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删减了一些知识点地基础上,增加了“酶的调节”。其实,“酶的调节”是个比较大而宽泛的概念,包含着“酶原的激活原理”和“同工酶、变构酶”等知识点,所以在要求上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所以“酶的调节”这一章节一定要仔细复习。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一增一减之间透露出来的信息。综合我们上面分析的删减的知识点和增加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看出,删减的是记忆性的概念和“死知识”;而增加的是理解性的“活知识”正如上面所说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是提高了。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知识点“磷酸戊糖的过程和意义”被改为“磷酸戊糖的意义”,这强化突出了意义,也是“重活知识,轻死知识”的一种表现。并且隐约透露出要考察磷酸戊糖意义的倾向,请考生用心复习。注意NADPH作为供氢体参加的反应,很可能出多选题。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改为“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提示一定要注意酮体生成的意义,将其放在三个物质代谢这个大框架中理解。“生物氧化的特点和类型”改成“生物氧化的特点”,虽然“生物氧化的类型”被删去,但是既然保留了生物氧化的特点,还是需要把这个章节好好看一看。“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改成“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增加了对物质代谢的特点的考察,这是一个新增加的考点,很可能出多选题,请考生一定要注意。

  删除了“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的生成”、“甘油三酯”、“α-磷酸甘油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微粒体及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体系”、“一碳单位的代谢辅酶和功能”、“糖尿病、饥饿时三大物质代谢的特点”。考生可略去不看,节省复习时间。

  “基因信息的传递”:“核酶的概念和意义(酶RNA)”改为“核酶的概念和意义”,只是表达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意思变化不大。“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参加翻译的物质”改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范围扩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