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治大纲修订内容详解2

2007年09月13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此外,近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有了深人发展,陆续开出了一些新课,出版了一些新编的教材。例如,前不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集中到一起进行教学。今年考试大纲的修订,有多处吸收、借鉴了这本书的成果。例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第三章新增“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五章增加“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第八章增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九章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虽然这些问题和思想都出自中央文件,不是新编教材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把这些重要论述组织到教材中来、建立一个什么框架结构、放在什么地方进行阐发,则是新编教材作者研究的成果。今年考试大纲的新增知识点吸收、借鉴了新编教材的这些成果。

  第三,改进和考试大纲本身的需要。

  作为考试大纲,一是内容上必须准确,二是文字表达上尽量精练。

  就准确性来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第三章第一节“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中的第一个知识点,去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今年的表达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掉了“解放思想”四个字,更准确了。因为“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邓小平根据实践的需要新提出来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而不是“重新确立”。接下来的知识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下面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等知识点,就合乎逻辑和历史的顺序。再例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第十一章去年有一个知识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今年改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这里突出了发展的曲折性,采用了中央文件的表述,但符合客观现实,更准确了(顺便说一句,如果把世界多极化点明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则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