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2008考研政治大纲3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要将跨章节跨学科的相关重要知识点整合起来思考。
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这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清晰的把握。今年的政治新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有所加强,一是继续保留选做题Ⅱ,旨在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形势与政策”部分增加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的考查要求;三是原先每年都会适当地考一些跨章节的试题。对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务必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应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否则,难以应对这类跨章节跨学科整合型的考题。
四,要有意识地把基本原理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分析近年来的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考研政治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因此,考生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可以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或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三是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注意的思想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都可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或是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对此我们在复习时应该加以注意。如2005年的第34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第35题关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分析题,第37题选做题之Ⅱ关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分析题,皆属于此。这就提示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中,一定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
五,要重视研究历年试题 。
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练。其中研究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对任何考试都要重视历年试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做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便于考生取得政治高分。二是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复习应试。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共性的东西。因此,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主持人:王老师请您谈一下政治各门的主要复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王海军:政治每年考的都是《大纲》规定的考点、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和中央精神及其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政治六门课中,哲学和政经主要是考查理解力,难度系数较大。若没有扎扎实实的复习以及老师透彻的讲解,要复习好是很困难的。哲学、政经这两门课每年考的都比较活,尤其是哲学,几乎百分之百的题目考的都是应用型题目,而不是死记硬背。大家在复习的时候,特别是要注意,哲学政经不能靠死背,关键是提高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怎样能够发现现实的或历史的事件中所蕴含的哲理,并有能力把这种哲理按照段落层次全面表达出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几年哲学命题的方向非常明确:以考应用,考理论分析实际为命题方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的很少了。同学们在复习中务必要透彻地理解马哲的概念和原理,增强哲学的必经知识和基本修养,绝不能像背时事政治那样学马哲。哲学在考研政治中的难度系数最大、灵活性最强、分值最高,所以我希望大家要首先把哲学学好,这门课学好了,就没有哪门课学不好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关于政经的复习,考生要把三四两章的逻辑结构清晰把握。例如第三章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一节内容繁杂,难点很多,很多同学复习起来感到头疼,同学们应当采取层层递进的方法,把这一节的逻辑体系梳理清楚,对每一节、每一个框架都要了然于胸,这对宏观把握章节内部以及章节之间的知识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