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经济类复习指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何实现转换?首先还是要强调抓住基础,要重视和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和理解,并要熟悉常见考点的题型和解题思路。虽然仅靠此得不到高分,但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和前提。历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考后实际成绩大大低于自我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基本功不扎实,这也直接影响到能否“上线”。其次,要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力求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具体来说就是要抓住能够集中体现和综合各知识点的若干考点,进行重点突破。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考生自己琢磨出来所有考点并给出相关的解题思路是十分困难的。这方面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求教有经验的老师,参加有较好信誉的辅导班,或者阅读有关的辅导书来解决。必须强调的是,辅导班或辅导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最终解决问题还要自己动手动脑。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力求对常见的考题类型、题型、思路、特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练习题,温故而知新,不断巩固扩大学习的成果。我们相信,每位考生只要认真地了解考研数学的内容、要求及命题的特点、重点,理性地分析问题和不足,制定一个有针对性、分阶段、讲效率、系统的复习计划,并扎扎实实地去执行,就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科学安排数学考试的考前复习,有什么好的建议?首先应该明确,数学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切忌搞突击,既不要先松后紧,也不要前紧后松。对基础稍差的考生,复习时应当首先在适当的基础上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目标是熟悉涉及考试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运算;然后再通过阅读辅导材料或参加辅导班,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的内容,“由厚看薄”,最终归纳为若干考点,提纲挈领,重点突破,然后再“由薄到厚”,做一定数量的习题进行练习,练习时不必追求答案的完整,也不必做重复的繁杂的计算,以便腾出更多时间分析题型和应对方法。这段时间应该是应考准备的关键阶段,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目标是明确研究生考试考什么及如何应对的问题,也即有意识地重点解决解题思路问题,基本做到拿到试题后能立即作出反应,找到针对性强的有效的求解方法。在临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主要是对考点再作最后梳理,熟记公式,要系统、完整、规范、限量限时、认认真真地做若干套模拟试卷,进行实战训练,在3个小时内要完成一份试卷,包括如何审题,如何安排答题顺序,如何严格、规范、准确、有层次地写出答案。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自测复习成果,并针对薄弱环节再做一次努力,以调整心态,提高实战能力,争取使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对考生选购考研辅导书时注意几个要点。我们认为,一本好的考研辅导书,首先是全书的内容、题型和难度,要符合考研大纲的要求;其次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住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点、重点和趋势,并给出清晰准确的表述和归纳;同时还应该有足够数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例题和练习题,有针对性地指出、说明各类别的考研数学应该理解和熟练掌握的考点、知识点和思路,并总结历届考生在考试中易犯的错误,指点迷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在此我们对如何使用好辅导书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使用辅导书前,最好已经系统学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大学数学的全部课程。如果有部分内容未曾学过,应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补习,如果已学过但属学习不够扎实的,可以重点补习,也可以在阅读、解题中遇到问题时,有针对性地查阅课本相关章节的知识。不必将大学课本从头到尾再看一遍,这样做既费时又效果不佳。二是在学习每章时,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弄清本章有几个考点和知识点,及其题型特点、注意点和解题思路,以纲带目,以点带面,统领本章的复习。三是做练习题时应该尽可能独立完成,要多思考,多归纳,多用几种方法对照比较,不能满足于会做和做对答案,时间和效率才是关键。四是根据历届考生使用本书的成功经验。考生如果同时看几本辅导书,不仅经济代价高,而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谓“吃透”,是指要将书至少认认真真看两遍,包括做题,第一遍至多算了解,第二遍则可以温故而知新,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