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一宿舍六朵“金花”全部被保研

2007年07月02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朱晨昕有比较强的社交能力,曾经与“新东方”合作,组织了一场“看电影,学英语”的讲座,她还曾在麦当劳打过工。“做学生干部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认识很多人。”但是搞组织工作的确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会与学习冲突。仓黎黎就碰到过这样的烦恼,她任班上的团干期间,经常要组织会议,与发展对象谈心,做记录,居然把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不过,她们还是很快就学会了怎样处理学习与工作、生活的冲突。这也成了她们最大的收获。

  和谐:共同成功的金钥匙

  6个女生都是偏外向型的性格,温和乐观。“我们学的时候很认真,玩的时候也挺疯狂的。”露曦是宿舍里的‘闹钟’。每天早上她总是准时叫大家起床。然后大家就一起开始新的一天。

  紧张学习之余,她们也像其他女孩一样很容易跟风,一起去溜冰,一起去K歌,“朱晨昕是麦霸,基本上什么歌都会唱,老歌新歌都难不到她”。学校流行织围巾的时候,大家也一起现学现织。有的人一口气就织了四五条。“织好了以后就送给爸爸,妈妈。”

  大一上学期大家第一次集体拿奖学金,就每人拿出奖学金的10%出去大吃了一顿。大家的生日每年都要过,一起吃饭,相互之间要送些小礼物。圣诞节的时候也要一起过,买一堆零食,在宿舍里看碟。仓仓揭发道:“有一个晚上杨敏一口气看完一部韩剧,第二天早上说话都有点韩腔”。

  “我们宿舍一直很和谐,关系也比较好,基本上没什么矛盾”。当然了,大家都是小女生,磕磕碰碰的事儿也是有的。不过,“即使有什么矛盾,能忍的就相互之间包容着,实在忍不了了,就心平气和说一下,基本上就内部解决了。”她们说“和谐”的窍门就是相处,渐渐地从相处中磨练出来。大家从四面八方相聚在一起,开始都不熟,不可能有多深的感情。但是后来她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学习……“感情就慢慢地培养出来了。”大一的时候,露曦上军事理论课间不小心扭了脚,疼痛难忍,但她坚持要把课上完。从教学楼里出来已经快十点了。大家把她送到校医院挂急诊。一来二去到宿舍已经十二点多了。之后打水,打饭这些琐事舍友们就都包了。“虽然事情很小,但是也许我们的友谊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

  郭俊芳说,在这样的宿舍环境下,首先大家都挺好学的,也相互帮助。有什么问题会一起商量着解决。这样,我们的生活才精彩。

  “我们过的是真正的大学生活”。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