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复习笔记—后期总结性复习 7
2007年06月19日
来源:医学考研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2-2-6胸腔积液的症状体征?
(症状):胸腔积液少于300ML时症状多不明显,但少量积液以纤维素性渗出为主的患者常诉刺激性干咳,患侧胸疼,于吸气时加重,患者喜患侧卧位以减少呼吸动度,减轻疼痛。
当积液增多时,胸膜脏层与壁层分开,胸痛可减轻或消失。
胸腔积液大于500ML的患者,常诉气短,胸闷,大量积液时因纵隔脏器受压而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并出现紫绀。
(体征):
1, 少量积:常无明显体征,或仅见患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
2, 中至大量积液:呼吸浅快,患侧呼吸动力受限,肋间隙丰满,心尖搏动及气管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和语言共振减弱或消失,在积液区叩得浊音。
3, 大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增厚粘连得患者,则叩诊为实音,积液区呼吸音和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积液区上方有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纤维素性胸膜炎得患者常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形成原因:
漏出液: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即可引起浆膜腔积液。
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3,淋巴管阻塞,可出现乳糜样漏出液。
渗出液:1,感染性:
2,非感染性:
漏出液及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症状):胸腔积液少于300ML时症状多不明显,但少量积液以纤维素性渗出为主的患者常诉刺激性干咳,患侧胸疼,于吸气时加重,患者喜患侧卧位以减少呼吸动度,减轻疼痛。
当积液增多时,胸膜脏层与壁层分开,胸痛可减轻或消失。
胸腔积液大于500ML的患者,常诉气短,胸闷,大量积液时因纵隔脏器受压而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并出现紫绀。
(体征):
1, 少量积:常无明显体征,或仅见患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
2, 中至大量积液:呼吸浅快,患侧呼吸动力受限,肋间隙丰满,心尖搏动及气管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和语言共振减弱或消失,在积液区叩得浊音。
3, 大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增厚粘连得患者,则叩诊为实音,积液区呼吸音和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积液区上方有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纤维素性胸膜炎得患者常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形成原因:
漏出液: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即可引起浆膜腔积液。
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3,淋巴管阻塞,可出现乳糜样漏出液。
渗出液:1,感染性:
2,非感染性:
漏出液及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 漏出液 | 渗出液 | |
原因 | 非炎症所致 |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 |
外观 | 淡黄,浆液性 |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 |
透明度 | 透明或微混 | 多混浊 | |
比重 | 低于1。018 | 高于1。018 | |
凝固 | 不自凝 | 能自凝 | |
粘蛋白定性 | 阴性 | 阳性 | |
蛋白定量 | 小于25G/L | 大于30G/L | |
葡萄糖定量 | 与血糖相近 | 常低于血糖水平 | |
细胞计数 | 常小于100*10*6/L | 常大于500*10*6/L | |
细胞分数 |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 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 | |
细菌学检查 | 阴性 | 可找到病原菌 | |
积液/血清总蛋白 | 小于0。5 | 大于0。5 | |
积液/血清LDH比值 | 小于0。6 | 大于0。6 | |
LDH | 小于200IU | 大于200IO |
试述如何区分S1与S2?
1, S1音调较S2低,时限较长,在心尖区最响;S2时限较短,在心底部较响。2,S1至S2的距离较S2至下一心搏S1的距离短。3,心尖和颈动脉的向外搏动与S1同步。4,当心尖部听诊难以区分S1和S2时,可先听心底部即肺动脉和主动脉瓣区,心底部的S1与S2易于区分,再将听诊器胸件移向心尖,边移动默涌心音节律即可确定。
2002-2-5什么叫做心脏杂音?试述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以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杂音: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端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 异常声音。
机制: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不发出声音,当血流加速,异常血流通道或血流管径异常以及血黏度改变等均可使层流转变为端流,或旋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1.血流加速:运动高热,甲亢、贫血
2。瓣膜开放口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二狭
3.瓣膜关闭不全
4。异常血流通道: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5.心脏内异物或异常结构:心室内腱索,乳头肌断裂 6。大血管瘤样扩张:动脉瘤
试述收缩期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要点?
鉴别点 | 生理性 | 器质性 |
年龄 | 儿童、青少年多见 | 不定 |
部位 | 肺动脉瓣区和(或)心尖区 | 不定 |
性质 | 柔和,吹风样 | 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
持续时间 | 短促 | 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
强度 | 一般为3/6级以下 | 常在3/6级以上 |
震颤 | 无 | 3/6级以上常伴有 |
传导 | 局限,传导不远 | 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