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方法经典问答

2007年06月19日 来源:医学考研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Q: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您认为西综五门里哪一门比较容易提高成绩?我平时基础不是很好,很多同学说生化和外科比较难拿分,内科和病理结合起来复习比较容易拿分,生理相对比较简单,您同意这种说法么?
    
    A:西医综合的五条蛇,哪一条都咬人!但总的来说,毒性不一样!我个人认为《病理学》毒性最小,其次为生化>生理>外科,《内科学》毒性最大。当然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爱好不一样,可能有所区别。比如习惯于逻辑思维的同学,可能觉得《生化》比较简单;习惯形象思维的同学,可能觉得《病理学》比较简单。但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生理》很简单,很容易得分。而《内科学》比较变态,最不容易得分。但《内科学》分值又很高,占30%。总的规律是:生理、生化每年重复的试题,或大致相似的试题很多,因此复习中应高度重视历年习题,应争取这两个科目的试题拿满分。5门科目里,重复试题最少的是《内科学》!这反过来提醒我们,内科学对以前没考过的东西,要高度重视!
    
    
    Q:有网友问:怎样安排西医综合的复习时间,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A:一般而言,西医综合的复习越早越好,那些认为早早的复习,后来还是忘了,不如到以后利用4、5个月时间,突击复习的方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西医综合和英语复习一样,都是靠平时知识的积累,只有这样,基础才会扎实!当然,不同的同学平时基础并不一样,因此在西医综合上花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
    
    
    Q:6版教材和5版教材比较究竟作了哪些改变?
    
    A:人卫出版社的统编教材大约每五年就要修订一次,去年基本完成了5、6版教材的更换。当然5、6版教材的基本内容还是大致相同的,但也应注意6版教材的一些特点:①与5版比较,内容有改动,甚至有些涉及解题的某些关键性内容其意思相反。比如生理学中, 6版教材认为“胃泌素抑制胃的蠕动”,而5版教材则认为“胃泌素促进胃的蠕动”,假设你再次碰到类似1999年第18题这样的试题,则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再比如关于“食管下端括约肌”,6版生理学和5版、6版内科学都认为胃-食管交界处“有环形肌存在”,但原2~5版生理学都认为此处“无环形肌存在,只是有一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高压区”。②一些决定答案正确与否的重要数据有改变。因为每年西医综合总要考查一些重要数据的记忆,这样假设同学们仍按5版教材来回答,则容易丢分。比如关于“糖化血红蛋白A1反映取血前血糖水平的时间”,6版内科学是8~12周,而5版内科学为4~12周,且该数据经常考到因此复习时,应注意这些细微的变化!③6版教材的错误相对较多。
    
    
    Q:现在复习时使用5版教材行吗?
    
    A:刚才我说过,5、6版教材的基本内容还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对于那些只想西医综合过关的考生,无论你使用哪版教材,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知识点,都可以过关。但你若想获得高分,最好将5、6版教材结合使用。虽然今年的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指出使用哪版教材,但事实上每年的大纲上都没有明确地指出使用哪版教材。根据惯例,当新版教材发行后,当年考试都是以上一版教材为主,次年都是以新版教材为主,这种情况也发生于4、5版教材交接时。况且,从2005年的试题来看,第78题关于“急性造血停滞的特点”、第82题关于“Graves病眼征的分级标准”等少数试题就取材于6版教材,假设你按5版教材复习,肯定不能正确解答这些试题。从这种趋势看,今年涉及6版教材的试题可能会更多。
    
    平时也有很多同学指出,整套6版教材价格昂贵;且临时更换教材后,看书时必须从头再来,因此同学们对于选用哪版教材总是左右为难。因为历年内科学试题都考得很细、很呆板!答案几乎就是照着教科书找,也许错一个字的选项,就是答案所在。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个较折中的办法就是将内科学换新,其它教材暂时不换。事实上去年的一些6版试题几乎都是内科学试题。其它科目试题都出得较粗放,使用5版教材一般也不影响答题。对于一些大纲上作了要求,但6版教材又没有讲到的,请结合5版教材补缺,比如内科学中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