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四篇 邓论与"三个代表" 二

2006年11月28日 来源:你来我网考研社区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四部分 邓论与"三个代表" 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地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2.科学发展观的丰富科学内涵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即“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要紧紧抓住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四个着力点”,并把它们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五)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兴工业化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有新思路,核心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已经到了一个不经过大幅度结构调整就难以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这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只有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结构调整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三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中央提出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正确处理三方面的关系:(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2)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3)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其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2.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30年发展地区经济的经验教训和科学判断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其核心就是先让条件和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以促进国民经济尽快跃上几个大台阶,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在这一阶段,中西部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在我国顺利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并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发展中西部地区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问题,促进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在这一阶段,东部地区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也是东部地区应该服从大局的问题。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实行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这一基本途径,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经济增长。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形成有益于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经济增长需要资源的支持,而我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贫乏,一些重要的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靠大量地消耗资源来维持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我国实际的。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后劲。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股民经济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即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更好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客观要求。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中国经济要走向世界,只有切实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在激烈的世界市场上有自己的位置。

  (2)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3)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①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体制;②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③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的市场机制;④形成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十一五规划指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做到:第一,发展循环经济。第二,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四,强化资源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上所实现的深刻转变和战略转型。

  6.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第二,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实施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保护的关系;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密切结合,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