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名师常红利谈2006年考研政治命题规律

2005年09月08日 来源:海天学校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的考试中,面对一道考题,特别是分析题,在审题时,如何才能在思维领域快速准确地找准找全需要考查的考点;在答题时,写什么,怎么写,如何才能在规定的时间交出一份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的试题答案是广大考生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二者的辨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服从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审题和答题过程中这些形式方面的具体问题,就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及其题型特点的本质内容。

  考研政治命题的基本规律和题型特点

  《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研究生政治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因此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要想在考研政治中取得好得成绩,就必须严格按每年制定的《大纲》进行复习。以下就是对2006年《大纲》内容的深入分析。

  (一)考研政治命题的基本规律

  什么是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就是揭示考研政治的内容在本质上考什么的规律。纵观20年考研政治的全真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政治无非是考三个方面的内容:

  1、考的是《大纲》规定的考点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根据2006年《大纲》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共包括6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2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约20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约18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20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0分)和形势与政策(约10分)。从这6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哲学和政经,这两门课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小,外延大,考题最灵活。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两门课主要考三个问题: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第二部分是毛概和邓三,这两门课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大,外延小,考题不可能有更大范围的发挥,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两门课主要考这样三个问题: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第三部分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从2003年开始,文理科都要考这一部分,这门课主要考两个问题,那就是基本观点和基本依据;第四部分是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年度间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这部分的考题与其说是考学生,不如说是考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应对此负主要责任。

  2、考的是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

  在考研政治的命题中,这是测试的重点。根据今年《大纲》的说明,考研政治的题型共有三种。其中,多项选择题、分析题这两种题型都不是在考孤立的考点,都是在直接考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这两种题型在100分的试卷中占85分;另外,尽管单项选择题的每道题都是针对单个的考点来出题的,但是,对于稍微有一定难度的单项选择题来说,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该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想及时准确地做出选择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抓住了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从测试学的角度讲,这种相互联系包括:(1)概念与观点之间,这是哲学命题的侧重点(2)概念与概念之间,这是政经命题的侧重点(4)观点与依据之间,这是毛概和当代部分命题的侧重点(5)观点与意义之间这是邓三命题的侧重点(3)观点与观点之间,这是所有考研政治课程都强调的内在联系。

  3、考的是中央精神及其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政治理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政治理论的灵魂就是中央精神。抓不住中央精神,你的思想就不会与时俱进,你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你的考研政治就不会考高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同学们就应该明白理解和掌握中央精神的重要性。2006年考研政治的中央精神是什么?就是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的中央精神,同学们在理解和掌握这些中央精神时,要特别注意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求真务实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和对外关系中的和平发展观在考研政治各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早在十六大报告中,中央就明确地强调“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此精神为指导,2002年以来,考研政治的命题方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以往的以理论考点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了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来命题。对于转变,同学们务必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考研政治命题的题型特点

  根据2006年《大纲》规定,考研政治的命题题型包括选择题(约50分)和分析题(约50分)两种类型。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约16分)和不定项选择题(约34分),属于客观性试题。分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以下就是这两种题型命题特点的具体分析。

  1、单项选择题(选择题Ⅰ)及其题型特点

  该题型共16题,其选项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占分比例是每小题1分,共16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件的掌握。选择题Ⅰ的优点是分值小,评分客观;保证它在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有利于确保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减少试卷的评分误差。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该题型的正确率比较高,但得满分的比例不足10%。由于选择题Ⅰ的指向是明确的,不存在干扰选项,因此在各题型中是难度最低、得分率最高的。

  2、不定项选择题(选择题Ⅱ)及其题型特点

  该题型共17题,其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占分比例是每小题2分,共34分。主要适用于考察对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记忆和对有关观点、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有时也可用来考查对某些观点的鉴别或比较,但要求层次不高。题目考察的角度和形式比较灵活,时常在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表述、情境或言论等情况下,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由于该题型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所以其难度要比单项选择题大得多,考查考生是否准确掌握了有关的理论范畴、规律和论断或是否对相关内容有较深层次的理解辨别能力。如果考生没有真正理解有关的范畴、规律和论断,就不能准确地把正确项与干扰项区别开来。

  在各种题型中,该题型的得分率是较低的。该题型的答题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的总分值。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多选了选项是错误的主要表现。因此,考生在该题型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少选了正确选项,而在于多选了错误选项,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干扰项难以作出准确的辨别,正确选项选了,错误选项也选了。从直接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是考生排除干扰项的能力不强,但从深层次上看,是对基本范畴、规律和论断等没有真正理解和吃透。

  3、分析题及其题型特点

  该题型共4题,占分比例是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型选取的材料既可以是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的一组材料,也可以是蕴涵深刻含义的某一句、某一段话。针对设置一组材料的题目,考生需要读懂材料回答问题;而对于一段或一句材料的题目,则需要考生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底蕴,结合材料作适当引申,分析其中要旨作答。

  分析题不再简单的要求考生用某一原理来分析某一问题,而是要求考生利用某一原理并结合所给材料信息,回答给定的问题,往往有多问,所考知识点往往是跨章节的,而且出题方式也灵活多样。目的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尽管今年的题型中取消了辨析题,但是,在分析题的问题设计中也有可能考察考生运用有关原理去辨别、分析、论证所给命题或观点的正确或错误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涉及的往往是各学科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并且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要求分析的命题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有时很难简单地说所给命题是对是错。它不是是非判断题,不能简单地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这就要求考生对所给命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辨别其中的理论是非,必要时还需指出与之有关的客观作用和影响。如果在分析题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务必要十分谨慎和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