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需要避免的八个认识误区
2009年02月04日
来源:中国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离考研复试已经为期不远了,有为数不小的一批学子即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一次刻骨铭心的抉择;在这次命运的颠簸交错后,许多人将在新的方向和旅程中开始自己的生命之旅。所以这是一个紧要的关键时刻,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即将踏入考研复试战场的学子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及时弄清这些情况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非常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到的信息将这些误解归纳成八个认识误区,希望能对大家清醒头脑有所帮助:
第一个误区:误以为高分就会公费录取。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我见过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有三个初试400多分但最后只能接受自费录取的情况,别大意哦!
第二个误区: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我见过一个报考中山大学初试第二但最后被打入被淘汰的二名学生之中的同学。
第三个误区:误以为名校就不接受调剂。有的,名校也有调剂的情况的,视专业而言的,也视当年报考情况和上线情况而言的。如果你考了高分,而所报学校又竞争太激烈,面临不妙的情况,记得赶快收集此类信息。我的一个同学考复旦大学分数很高但是落榜了,但他很灵活,最后调剂到了暨南大学。
第四个误区: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这个问题我早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过了,公正问题不是你一个区区学生能独力扭转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第五个误区: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恰恰相反,导师绝大部分都是见识广泛、通情达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六个误区:误以为复试时就选定导师。只有博士考试招生才是报考之际就基本选定了导师,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选派不是复试的时候决定的;某些不知情的报考者甚至以为自己一开始准备考试就可以预定某某老师,真正选导师是在新学期开始后进行的。可以和导师取得些联系,但不要一厢情愿地捆绑。
第七个误区:误以为招生目录上的名额是真的。不要太相信那个数字了,在扩招后那个数字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打听你报考的学校前几届的招生情况,最后招生的数目通常要大于该数字,搞不好还是翻了一番的数字。所以不要轻易打退堂鼓,要认真衡量和计算一下。
第八个误区: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区别,自己还可以根据上面的启发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其它认识误区进行反思,及早纠正。以上第一和第二个误区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历经磨难的成功比碌碌无为的事后反悔要强得多。真诚祝福天下所有学子都能得尝所愿考研成功!
第一个误区:误以为高分就会公费录取。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我见过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有三个初试400多分但最后只能接受自费录取的情况,别大意哦!
第二个误区: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我见过一个报考中山大学初试第二但最后被打入被淘汰的二名学生之中的同学。
第三个误区:误以为名校就不接受调剂。有的,名校也有调剂的情况的,视专业而言的,也视当年报考情况和上线情况而言的。如果你考了高分,而所报学校又竞争太激烈,面临不妙的情况,记得赶快收集此类信息。我的一个同学考复旦大学分数很高但是落榜了,但他很灵活,最后调剂到了暨南大学。
第四个误区: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这个问题我早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过了,公正问题不是你一个区区学生能独力扭转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第五个误区: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恰恰相反,导师绝大部分都是见识广泛、通情达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六个误区:误以为复试时就选定导师。只有博士考试招生才是报考之际就基本选定了导师,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选派不是复试的时候决定的;某些不知情的报考者甚至以为自己一开始准备考试就可以预定某某老师,真正选导师是在新学期开始后进行的。可以和导师取得些联系,但不要一厢情愿地捆绑。
第七个误区:误以为招生目录上的名额是真的。不要太相信那个数字了,在扩招后那个数字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打听你报考的学校前几届的招生情况,最后招生的数目通常要大于该数字,搞不好还是翻了一番的数字。所以不要轻易打退堂鼓,要认真衡量和计算一下。
第八个误区: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区别,自己还可以根据上面的启发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其它认识误区进行反思,及早纠正。以上第一和第二个误区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历经磨难的成功比碌碌无为的事后反悔要强得多。真诚祝福天下所有学子都能得尝所愿考研成功!